“萨” 藏语意为土;“迦” 意为灰色;“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因城北山上有一片灰色的岩石,风化为土状,故名。
萨迦寺是北宋历史遗迹,在今西藏萨迦县北的重曲河谷地带,分南北两寺。北寺位于重曲河北岸奔波山南坡,南寺位于重曲河南岸平原地区。寺庙具有元代建筑风格,寺内存有大量文物、图书,被誉为第二敦煌。
北寺建于北宋熙宁六年(1073),由喇嘛教萨迦派(花教)创始人吐蕃贵族昆氏家族后裔衮都杰布主持修建。13世纪萨迦寺第四代法王贡噶坚赞归服蒙元,1251年,其侄八思巴为萨班继承人。1260年,八思巴被忽必烈封为国师,授予玉印,掌宣政院,主管全国佛教事务及西藏佛教事务,萨迦派遂开始了对藏区的[对藏区的]统治时代。1265年,八思巴扩建北寺,增建了古隆大殿和萨迦政府公署,寺院规模由此扩大。1268年,本钦释迦桑布根据八思巴旨意,修建了南寺。
北寺在十年动乱中遭严重破坏,现已无存。南寺保护较好,占地4.5万平方米,属城堡式建筑群落。城内有大经堂、佛殿、僧舍、八思巴公署等建筑。大经堂居城中央,是南寺主要建筑,独立成院落。院落中央是大经堂,在经堂第三排柱子后面,供奉着一排佛像,造型生动。佛像前设有八思巴和历代帝师的法王宝座,宝座前小龛内,供奉着元世祖忽必烈所赐白海螺。经堂后为藏经处,与殿同高的经架上,陈列着手写经卷珍品二千余部。经堂内整齐地摆放着坐垫,供众[众]诵经喇嘛使用。大殿右侧小楼上收藏着21部《贝叶经》,此系寺中无价之宝。大经堂南侧是颇章灵塔殿,内有灵塔两座及贡噶宁波等人塑像,北侧为卓玛颇章灵塔,内有五座灵塔及银铸莲花生佛像。殿内有元初壁画,记载了萨迦寺法王萨班·贡噶坚赞与成吉思汗孙阔端在凉州会晤的情景,及归顺元朝的协议过程。寺内还存有[删]元代印版和萨迦法王的遗物。寺藏元、明两代手抄的天文、历算、医学、文学、历史等著作约二千五百函左右,极为珍贵。
该寺原为萨迦地方政权办公处和萨迦法王居所,同时又是西藏少有的藏书与写经中心萨迦派统治西藏长达70年,萨迦寺是13世纪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心脏。寺内历史文物丰富,仅佛像就有二万余尊,铸有“大明永乐年施”的铜佛也有几十尊。元代的封诰、诏书、印玺、法器、饰服等更是不胜枚举。据查,有瓷器二千二百余件,唐卡三千多幅,各种典籍、经卷若干。萨迦寺可谓是西藏最古老、最丰富的善本图书馆,是保存古代文物的世界级宝库,。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目录:刘乾,董莲池,张玉春等主编:《中华文明实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