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综观中国古典戏曲发展历史,从理论层面,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四个主要发展时期:先秦至唐代萌芽时期,宋元繁荣时期,明清发展转折时期和近现代专业化集成期。作为综合艺术表演形式,需要使组成戏曲的各种艺术因素在自身发展同时,又要相互融合,进而得以综合提升。
先秦至唐代,许多文人墨客对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的记载与评论,对后世戏曲理论的形式具有一定影响。宋元时期,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古代戏曲正式形成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无论是南戏还是北曲杂剧,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家与作品。同时,在民间,戏曲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戏曲的形成与繁荣,也为戏曲理论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明代嘉隆年间古代戏曲经过明初的沉寂之后,至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又趋于活跃,而这也使得元代开始成熟的戏曲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不仅戏曲论著的数量增多,而且理论成分大为增强。明代万历年间是古代戏曲史上继元杂剧集中涌现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戏曲创作与戏曲演出的繁荣,促使中国戏曲理论史上第一部系统专著《曲律》之问世。
清代开始,剧本创作更注重舞台表演,由雅部转向花部,并随新旧文化交替,传统戏曲走向多元发展之路。
其实纵观元、明、清三朝之汉族音乐,也以戏曲音乐为主。元代戏曲称为“元曲”,并有杂剧与散曲之分。元曲音乐,来源于唐宋词曲、大曲、诸宫调中名曲及北方民间流行乐曲。其中,单个乐曲称小令,若干同一宫调七声音阶北曲的单体乐曲依一定的逻辑连成组曲,前有引子,后有尾声,称为套数。南方戏曲独称为“南戏”,戏曲由五声音阶的南曲构成。元代中期以后,杂剧戏曲南移,南北戏曲合流,形成“南北合套”的戏曲套数。
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传奇”风格的音乐主要有“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四大声腔。其名声显著在明朝,其形成之始则在宋、元两朝。
北方有秦腔,起于陕西,以枣树梆子为板,因称为“椰子腔”,音乐高亢激越。又有“西秦腔”,起于甘肃,音乐苍凉深沉,后演变为“西皮调”。“西秦腔”与陕西民间音乐结合,分别形成“西路梆子”和“东路梆子”。东路梆子传到山西,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山西梆子”,在河南又形成“河南梆子”,在河北还形成“河北梆子”。
后又有“弦索调”,是用三弦或琵琶伴奏的一种歌唱的曲调,明初起于中州。传到江南,发展为太仓、苏州、嘉定三派。
清初,还有“二簧腔”,起于江西,传到安徽、湖北、广西。又称为“湖广调”,或说因湖北黄冈、黄陂得名“二黄”,“西皮调”与“二簧腔”结合,形成“皮黄腔”,成为徽剧与汉剧的戏曲音乐基础。
1870年,“皮黄腔”进入北京,形成京剧。此后,以昆腔、高腔、梆子、皮黄、弦索等五大声腔系统为基础,结合各地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一些剧种音乐。如昆曲(昆剧)、徽剧、汉剧、粤剧、川剧、闽剧、滇剧、湘剧、赣剧等剧种。
说唱音乐以南方的“弹词”和北方的“鼓词”最引人注目。弹词用弹弦乐器琵琶、三弦伴奏,以“苏州弹词”为代表。清中叶,苏州弹词依曲调风格不同而分为陈调、俞调、马调。
“鼓词”(又称为“大鼓”),由三弦、琵琶、四胡等弦乐器伴奏。以冀中“西河大鼓”“沧州木板大鼓”为其源头。
直到1949年以后,新的地方剧种还在继续产生。如《黔剧》《婺剧》《唐剧》《吉剧》《龙江剧》等剧种,就是20世纪50年代才确立的,加上各地《秧歌戏》《花灯戏》《花鼓戏》《采茶戏》《道情戏》《太平鼓戏》等,迄今,汉族剧种已发展到230多个。各剧种逐步形成了一些优秀的传统剧目,如京剧《宇宙锋》《贵妃醉酒》《荒山泪》《钗头凤》《祭塔》《萧何月下追韩信》《借东风》等;评剧《杜十娘》;晋剧《打金枝》《蝴蝶杯》;蒲剧《窦娥冤》;淮剧《兰桥会》;锡剧《珍珠塔》;扬剧《鸿雁传书》;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绍剧《芦花记》;黄梅戏《天仙配》;闽剧《紫玉钗》;蒲仙戏《琴挑》;梨园戏《陈三五娘》;歌仔戏《吕蒙正》;赣剧《珍珠记》;吕剧《井台会》;川剧《拷红》;豫剧《穆桂英挂帅》;楚剧《评雪辨踪》;粤剧《搜书院》;“碗碗腔”《店遇》等。
同时,各剧种的艺术家也编演或移植一些现代戏,如辛亥革命前后梅兰芳主演的京剧《孽海波澜》《一缕麻》《邓霞姑》,周信芳主演的京剧《宋教仁》等。 粤剧还根据外国小说改编成剧目《胡不归》,成为薛觉先的拿手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又有移植剧目如评剧《李香香》《刘巧儿》,秦腔《血泪仇》,琼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吉剧《江姐》,龙江剧《李双双》,沪剧《芦荡火种》等。
与此同时,民间器乐受到广泛注意。其种类如陕西鼓乐、北京寺院音乐、冀中管乐(吹歌会)、山西八大套、山东琴曲、东北太平鼓、辽南彭吹、江南丝竹、江苏十番鼓、十番锣鼓、浙东锣鼓、广东音乐、广东汉乐(客家音乐)、潮州音乐、福建南曲、闽西十音、海南音乐、江西三星鼓、福州十番、湖南十样景锣彭、衡阳鼓乐、长沙响房、云南洞经音乐(洞经音乐是非常古老的传统器乐乐种,起源于宋代的四川省,现流行于四川省,云南汉族地区和丽江、楚雄等纳西族、彝族地区,源于古代中原的道教丝竹乐)等。
汉民族蔚为壮观的地方戏曲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语音多样,习俗各异,以此形成了各具地域文化特色与艺术风格的地方戏曲剧种。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从20世纪以来,代表花部的各地方戏曲剧种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虽然它们生长在各地,历史有长有短,发展途径不尽相同,但地方戏曲始终扎根于民间,没有离开孕育它成长的民众,创作演出数以千计的优秀剧目,许多剧目至今盛演不衰,深受大众喜爱,纷纷走向世界舞台。
参考资料:中国戏曲网